新疆,古稱西域,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元前60年,西漢中央政權設立西域都護府,新疆從那時起正式成為我國領土的一部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設省。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成立新疆維吾爾自治。
新疆現有15個地、州、市,85個縣(市),其中33個為邊境縣(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是新疆的重要組成部分,有174個團場。截止2002年底,新疆人口為1905.19萬人,新疆地形地貌可概括為“三山夾兩盆”。北部有阿爾泰山,南部有昆侖山,天山橫亙中部。阿爾泰山與天山中間夾著準噶爾盆地,面積約20萬平方公里;天山與昆侖山中間夾著塔里木盆地,面積約53萬平方公里,塔克拉瑪干沙漠位于盆地中部,面積約33萬平方公里,是我國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塔里木河長約2100公里,是我國最長的內陸河。在新疆東部有吐魯番盆地,最低點-154米,是我國海拔最低的地方。新疆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年均天然降水量100多毫米。區內山脈融雪形成眾多河流,綠洲分布于盆地邊緣和河流流域,綠洲總面積約占全區面積的5%,具有典型的綠洲生態特點。新疆發展特色農產品的優勢突出,許多產品飲譽國內外。主要有棉花、啤酒花、紅花、枸杞、番茄、哈密瓜、吐魯番葡萄、庫爾勒香梨、和田石榴等。其中棉花占全國總產的40%以上,啤酒花占70%,枸杞占50%以上,紅花占60%以上。天然藥物資源也很豐富,在全國有一定影響的有麻黃、羅布麻、甘草、貝母、肉蓯蓉、紫草、雪蓮等。新疆礦產種類全、儲量大,開發前景廣闊。目前發現的礦產有138種,其中,5種儲量居全國首位,24種居全國前5位,41種居全國前10位,23種居西北地區首位。石油、天然氣、煤、金、鉻、銅、鎳、稀有金屬、鹽類礦產、建材非金屬等蘊藏豐富。新疆石油資源量208.6億噸,占全國陸上石油資源量的30%;天然氣資源量為10.3萬億立方米,占全國陸上天然氣資源量的34%。新疆油氣勘探開發潛力巨大,遠景十分可觀。全疆煤炭預測資源量2.19萬億噸,占全國的40%。黃金、寶石、玉石等資源種類繁多,古今馳名。新疆旅游資源豐富而獨特。按照《中國旅游資源普查規范》的資源分類,在中國旅游資源68種基本類型中新疆至少擁有56種,居全國之冠。新疆自然景觀奇特,冰峰與火洲共存,瀚海與綠洲為鄰,自然風貌粗獷,景觀組合獨特。著名的自然風景有天池、喀納斯湖、博斯騰湖、賽里木湖、巴音布魯克草原等。新疆人文旅游資源豐富,“絲綢之路”舉世聞名,“絲綢之路”在新疆5000多公里的南、北、中三條干線上留下數以百計的古城池、古墓葬、千佛洞、古屯田遺址等人文景觀,其中:交河故城、高昌故城、樓蘭遺址、克孜爾千佛洞、香妃墓等蜚聲中外。
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全疆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廣播等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科技實力不斷增強,到2002年末,全區擁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38.77萬人,比上年增長0.7%。已登記的重大科技成果207項,其中基礎理論成果9項,應用技術成果193項,軟科學成果5項。全年共受理專利1239項,授權專利627項。全年鑒定技術合同1350項,增長2.8%;成交金額10.07億元,增長22.2%。教育事業穩步發展,2002年,全區普通高校24所,在校學生13.23萬人,增長22.4%;少數民族教育成績顯著,各類學校少數民族在校生占全區在校學生數的46.0%。文化事業欣欣向榮,廣播人口覆蓋率達到91.6%,電視人口覆蓋率達到91.7%。醫療衛生條件大大改善,縣鄉村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進一步鞏固。
新疆是祖國西部的一塊正在開發的寶地,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在新的世紀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必將大大加快新疆開發建設的步伐,縮小新疆與內地省區的差距,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共同進步。近兩年來,中央在投資、政策上不斷加大了對新疆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塔里木河流域綜合開發、西氣東輸等一系列大型項目的建設將有力促進新疆的產業升級,帶動投資的快速增長,對經濟和社會發展將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