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黃大仙區簡介
黃大仙區是以本區著名的黃大仙祠命名,位于九龍半島的東北面。黃大仙廟是香港香火最旺的地方,創立于公元1921年,經過數十年的悉心經營,現金璧輝煌,建筑雄偉,是一作宏偉的中國式道教寺廟。
區多年前主要為一鄉村地帶,人口稀疏,居民大多為番禺及客家人。至一九三七年,本區被界定為新九龍的一部分。自四零年代后期,隨著大量難民從內地涌入,很多寮屋便開始在區內出現。本區公共房屋發展始自一九五七年,當時首幢第一型徙置大廈在老虎巖(即樂富)興建。這些年來,隨著寮屋區的清拆及舊型房屋的重建,本區的面貌已煥然一新。
黃大仙區的特色是以公營房屋為主。目前,區內百分之86.2%的人口居住于公共租住房屋、居者有其屋、私人機構參建的居屋和夾心階層住屋;而其余的13.8%的人口則居住于各類型的私人住宅。
黃大仙區包括黃大仙、牛池灣、鉆石山、慈云山、樂富、新蒲崗、竹園邨等地方。黃大仙區以住宅為主,工業樓宇集中在新蒲崗。
2、黃大仙區
黃大仙區位于九龍半島的東北面,占地約926公頃。北面以獅子山及大老山為界;東臨飛鵝山;南接新清水灣道及太子道東;西連聯合道及獅子山隧道,本區是全港唯一沒有海岸線的行政區。本區多年前主要為一鄉村地帶,人口稀疏,居民大多為番禺及客家人。至一九三七年,本區被界定為新九龍的一部分。自四零年代后期
,隨著大量難民從內地涌入,很多寮屋便開始在區內出現。本區公共房屋發展始自一九五七年,當時首幢第一型徙置大廈在老虎巖(后改建樂富)興建。這些年來,隨著寮屋區的清拆及舊型房屋的重建,本區的面貌已煥然一新。
1925年,香港首個民用機場啟德機場落成啟用,位置于現時新蒲崗一帶。飛機起落時,需要把清水灣道(今彩虹道)的車輛截停。
1940年代后期,大批國內難民擁入,在黃大仙及竹園等地搭建寮屋區。
1958年9月,政府完成于九龍灣的填海工程,把啟德機場南移,在原有位置興建了新蒲崗工業區及太子道東。
1979年10月1日,地下鐵路觀塘線第1段通車,成為香港最早擁有地鐵車站的地區之一。
黃大仙區是以本區著名的黃大仙祠命名,位于九龍半島的東北面。黃大仙廟是香港香火最旺的地方,創立于公元1921年,經過數十年的悉心經營,現金璧輝煌,建筑雄偉,是一作宏偉的中國式道教寺廟。黃大仙祠是香港最著名的廟宇之一,在本港及海外享負盛名。據傳說,黃大仙又名赤松仙子,以行醫濟世為懷而廣為人知。此外,志蓮凈苑是黃大仙區一處新興的旅游重點,在本港及海外享負盛名。衙前圍村是黃大仙區一處歷史名勝,該村歷史源遠流長,其起源可以追溯至南宋末年。該村是九龍其中一條最古老的村落,亦是市區內唯一一條能保存其圍村風貌不變(即擁有完整的村屋、祖堂及天后廟)的傳統中國式圍村。
新譯通翻譯公司提供黃大仙區翻譯服務,為體現高度音意統一,同時也體現了公司“誠信待客、以誠立業、共榮發達”的宗旨。公司于2000年7月正式營業,業務以翻譯(口筆譯)為主、以商務中介、軟件開發、技術咨詢服務、網站設計等為輔。公司是黃大仙區知名和有技術實力、也是目前上海市最大最專業的科技型翻譯公司。看看同行的網站,再看看我們的動態公司業績,眾多和不斷擴大的新老客戶群就知道我們專業不專業。公司目前業務涉及長三角地區等省內較發達的市并輻射到珠三角地區、上海、浙江溫州、福建、廣黃大仙及少量海外業務,在建筑、機械、化工,金融,汽車,地質等專業翻譯領域具有領先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