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涇陽縣簡介
涇陽縣地處關中平原中部,涇河下游。縣境介于東經108°29′40″—108°58′23″,北緯34°26′37″—34°44′57″。東與三原、高陵縣交界,南與咸陽市渭城區接壤,西隔涇河與禮泉縣相望,北依北仲山、嵯峨山與淳化、三原縣毗鄰。縣城位于西安市北偏西54公里,咸陽市北偏東28公里,距首都北京1290公里。
涇陽縣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冷暖、干濕分明.年平均氣溫13℃,冬季(1月)最冷為-20.8℃,
夏季最熱(7月)為41.4℃。年均降水量548.7毫米,最多降水量829.7毫米,最少為349.2毫米。日照時數年平均為2195.2小時,最多(8月)為241.6小時,最少(2月)為146.2小時。無霜期年均213天。
境內礦產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區,有石灰石、粘土、鐵礦、大理巖礦、白云巖礦、石英砂巖礦和涇河沿岸的沙礫石礦,其中石灰石、藏量最為豐富,發展前景廣闊。現已探明儲量599億立方米,大理石巖礦總儲量為52萬噸、耐火粘土總儲量為242.68萬噸,且易開采,發展前景廣闊。
全縣水資源由地表水和地下水兩部分組成.地表水資源總量19.2328億立方米,主要由三條過境河流供給.涇河自王橋鎮謝家溝入境,張家山出谷,東南流至桃園村附近出境。縣內河長77公里,流域面積634平方公里。年平均徑流量18.67億立方米。張家山谷口建有著名的涇惠渠引水樞紐,是該縣地面灌溉的主要水源。
涇陽縣位于渭河地塹北緣中段,岐山至富平斷裂帶兩側。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東西長37公里、南北寬27公里,海拔最高1614米,最低361米,垂直高差1253米。境內北部和西北部系嵯峨山、北仲山、西鳳山及黃土臺塬。山區面積97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12.4%。中部為沖洪積平原,自西向東逐漸展寬降低,大部分海拔400米左右,地勢平坦,面積503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64.5%。南部為黃土臺塬,位于涇河以南,塬面開闊,海拔為430—500米,面積180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23.1
%。
2、涇陽縣
涇陽縣是一個傳統農業大縣。近年來,涇陽縣按照“穩糧、興牧、增菜、優果”的思路,立足資源和市場需求,積極培育和引進龍頭企業,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帶動產業升級,努力推進農業產業化,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規模發展、龍頭帶動、科技支撐的農業產業化經營之路,促進了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2005年農民人均收入2495元。
2005年全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不變價)為24.75億元。其中:農業產值16.6億元,林業產值0.063億元,牧業產值7.13億元,漁業產值0.05億元。2005全縣播種糧食作物82.51萬畝,總產24.93萬噸,其中41.84萬畝夏糧總產12.64萬噸;40.67萬畝秋糧總產12.29萬噸。“雙萬工程”帶動畜菜產業繼續發展。
近年來,畜菜果主導產業收入日漸增高,已成為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全縣奶牛、奶山羊存欄分別達到5.31萬頭和10.08萬只,建成百頭以上奶畜養殖小區和養殖場12個,機械化擠奶站47個,成為全省最大的奶畜基地。在蔬菜發展上,按照“擴大露地種植,提高規模效益;在果業發展上,按照“穩定優化蘋果、突出發展優特雜果,培育地方特色品種、提高生產效益”的思路,因地制宜,加快發展,形成了北部沿山蘋果、大棗、優質釀造葡萄產業帶、中部臺塬蘋果產業帶和涇河沿岸酥梨、大棗、銀杏、肉杏雜果帶。全縣果林面積達到12.1萬畝,果品總產6.8萬噸,其中優特雜果面積8.2萬畝。
工業經濟
涇陽縣工業門類比較齊全。主要有建筑建材、食品乳業、紡織紡紗、電器線纜、化工冶煉、醫藥
保健等六大行業.全縣現有工業企業650多家.近年來涇陽縣按照“創新機制激發活力,加快改造傳統產業積極引進培育新型產業”的發展思路,大力實施工業富縣戰略,不斷優化產業產品結構,工業經濟實力逐年增強.一是企業改革不斷深化.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兩個《決定》精神,按照“有利于企業增效,有利于財政增收,有利于社會穩定”的原則,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兼并破產、租賃等形式,積極穩妥地推進以產權制度改革為核心的企業改制,先后對全縣75戶縣屬國有集體企業進行了全面改制,產權置換率達到57.3%。
新譯通翻譯公司提供涇陽縣翻譯服務,為體現高度音意統一,同時也體現了公司“誠信待客、以誠立業、共榮發達”的宗旨。公司于2000年7月正式營業,業務以翻譯(口筆譯)為主、以商務中介、軟件開發、技術咨詢服務、網站設計等為輔。公司是涇陽縣知名和有技術實力、也是目前上海市最大最專業的科技型翻譯公司。看看同行的網站,再看看我們的動態公司業績,眾多和不斷擴大的新老客戶群就知道我們專業不專業。公司目前業務涉及長三角地區等省內較發達的市并輻射到珠三角地區、上海、浙江溫州、福建、廣東及少量海外業務,在建筑、機械、化工,金融,汽車,地質等專業翻譯領域具有領先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