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寶應縣簡介
寶應自古為江淮望縣,風光秀美,文化發達,俊才輩出。名勝古跡眾多。有座落在樅棹園內古色古香的八寶亭,有貫穿縣城、流淌了1300多年的宋涇河,
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九里一千墩”漢墓群遺址,有趙樸初題寫寺名的圓通禪寺。文化名人輩出。在群星璀璨的中華名人史冊上,三國時“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明朝大畫家陶成,清代著名經學大師劉寶楠,京劇鼻祖高朗亭等,都出生于這片沃土。近代曾任中國左翼文化界總同盟書記的陳處泰,我黨長期從事隱蔽戰線工作的堅強戰士華克之也是寶應人。蒲松齡曾在寶應為知縣幕賓,為創作《聊齋志異》積累了大量素材。周恩來少年時期曾來寶讀書,周恩來少年讀書處建成并對外開放,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
寶應河湖密布,自然景色清新秀麗。五十年代在柳堡鄉拍攝的故事片《柳堡的故事》轟動中外影壇。八十年代“百里荷香”的東蕩湖區成為拍攝故事片《八仙的傳說》何仙姑采蓮的外景地。縣境京杭大運河以西277
平方公里已辟為揚州市級自然保護區,湖水清澈,空氣清新,人工森林氣勢雄偉,珍禽水鳥棲息嬉戲,名貴水產品量多質優,正逐步建成旅游度假區和生態農業生產基地。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與秀美的自然風光,交相輝映,使這塊寶地熠熠生輝。
2、寶應縣
春秋戰國時期,此地先后屬吳、越。秦時建東陽縣,屬東海郡。漢為東陽、平安、射陽三縣地,先后屬臨淮、廣陵郡。隋初置安宜縣。唐肅宗上元三年農歷四月十六日(公元762年5月14日)因真如獻寶,肅宗傳旨:上元三年改為寶應元年,安宜縣更名為寶應縣。南宋期間,先后升為寶應州、寶應軍,領寶應、鹽城、山陽、淮陰等縣。明隸高郵州。清屬揚州府。
民國期間先后屬淮揚道、淮陰行政督察區。縣境解放時,屬蘇皖邊區第二行政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先后屬蘇北行政公署揚州、泰州專區。1953年1月寶應隸屬江蘇省揚州專區。1960年初,析寶應湖以西置金湖縣。1983年3月,隸屬揚州市。
2000年,寶應縣進行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撤銷中港鄉,將其原轄區域并入安宜鎮;撤銷天平鎮,將其原轄區域并入射陽湖鎮;撤銷子嬰河鎮、郭橋鄉,將這兩個鄉鎮的原轄區域并入夏集鎮;撤銷廷柏鎮(即小尹莊鄉)、蘆村鄉、柳堡鄉,將這三個鄉鎮的原轄區域合并,設立柳堡鎮;撤銷汜光湖鄉、石橋鄉、韋鎮鄉,將這三個鄉的原轄區域并入汜水鎮;撤銷獐獅蕩鄉,將其原轄區域并入望直港鎮;撤銷下舍鄉,將其原轄區域并入曹甸鎮;撤銷長溝鄉,將其原轄區域并入山陽鎮;撤銷黃浦鄉,將其原轄區域并入涇河鄉。調整后轄14個鎮、2個鄉。
2005年10月,經江蘇省政府批復同意(蘇政復[2005]89號文件),寶應縣沿河鎮與安宜鎮合并設立新的安宜鎮,鎮政府駐安宜。行政區劃調整后,新的安宜鎮行政區域面積153平方千米,人口19.95萬,轄21個居委會、21個村委會。截至2005年12月31日,寶應縣轄14個鎮。
新譯通翻譯公司提供寶應縣翻譯服務,為體現高度音意統一,同時也體現了公司“誠信待客、以誠立業、共榮發達”的宗旨。公司于2000年7月正式營業,業務以翻譯(口筆譯)為主、以商務中介、軟件開發、技術咨詢服務、網站設計等為輔。公司是寶應縣知名和有技術實力、也是目前上海市最大最專業的科技型翻譯公司。看看同行的網站,再看看我們的動態公司業績,眾多和不斷擴大的新老客戶群就知道我們專業不專業。公司目前業務涉及長三角地區等省內較發達的市并輻射到珠三角地區、上海、浙江溫州、福建、廣東及少量海外業務,在建筑、機械、化工,金融,汽車,地質等專業翻譯領域具有領先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