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安縣簡介
海安縣位于江蘇省東部的蘇中地區,南通、鹽城、泰州三市交界處。東臨黃海,南望長江,是蘇中水陸交通要沖。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水充沛,河道成網,物產豐富,魚米之鄉。總面積1108平方公里。
海安歷史源遠流長,早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青墩先民刀耕火種、繁衍生息。春秋時期魯哀公十二年(前483年),吳侯會衛侯于鄖(今立發橋),建發繇亭以示紀念。漢代開上官運鹽河過縣境。東晉義熙七年(411年)始設縣,此后,縣治幾度興廢。唐代淮南節度使李承實沿海筑捍海堰,北宋范仲淹倡導修筑海堤數百里,過境40多里。南宋文天祥為興兵抗元,路過海安,留下“自海陵來向海安,分明如度鬼門關”的名句。明朝海防兵備副使劉景韶、副將邱升率兵民抗倭,斬敵數千余人,保證了百姓的安寧。
海安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抗日戰爭時期一度為蘇北抗戰的指揮中心。劉少奇、陳毅、粟裕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海安留下光輝足跡。解放戰爭初期,聞名中外的蘇中“七戰七捷”,即以海安為戰略中心展開,其中兩戰報捷于境內。陳毅詩云:“海陵勝地多人杰”。在長期革命斗爭中,海安涌現出一大批英雄人物,聞名全國的“蘇中劉胡蘭”高鳳英、淮海戰役中的一等功臣儲友富,上海戰役中的特等功臣胡正法等均為海安人。近現代史上,曾任江蘇民政長、江蘇省長兼督軍的韓國鈞,被譽為中國研究“組合數字”鼻祖的楊冰,中國著名語言學家、領導編纂《新華字典》(第一版)的魏建功等著名人物,都出生于海安。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海安人民弘揚尚武保國精神,造就了聞名全國的民兵勁旅——角斜“紅旗民兵團”。
2、海安縣
海安縣農林牧副漁業生產名播遐邇,處于全省全國前列。20世紀80年代以來,海安人走出一條“種養加出”、綜合經營的新路子,被國內眾多媒體譽為“海安之路”。海安是全國著名的“繭絲綢之鄉”,擁有中國最大的優質蠶繭生產基地。蠶繭產量連續24年居江蘇省之冠,連續三年位居全國縣級之首,“鑫緣”牌真絲綢成為南通市唯一的中國名牌產品。
海安家禽飼養業興旺發達,是中國“禽蛋之鄉”,2004年成功克服外地高致病性禽流感的負面影響,家禽飼養量有所增加,禽蛋總產突破22萬噸,比上年增加11482噸。我縣被國家農業部評為全省少有、全市唯一的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弱筋小麥產業化開發獲農業部成果展示獎。在國家林業局公布的73家“中國名特優經濟林之鄉”中,我縣喜獲“中國湖桑之鄉”稱號,這是全國唯一獲此殊榮的縣。,中洋河豚無公害養殖被列為省級標準化示范區,禽蛋無公害標準綜合示范區被列為國家級示范區。全縣農產品超市銷售額比上年增長88%。
海安屬長江三角洲經濟區,為上海輻射地帶。海安縣上世紀80年代即被列為江蘇省綜合改革試點縣和沿海對外經濟開放縣。機械行業生產規模、加工能力在江蘇省縣級建制中名列前茅;紡織、絲綢形成織造、印染、成衣一條龍生產線,勾針衣聞名世界,曾被外商譽為“東方珍品”;素質優良,裝備先進的建筑隊伍遍及全國,走向世界,被譽為“建筑之鄉”。2004年全國縣域社會經濟綜合發展指數評比海安列第150位,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14.1億元,增長16.3%;實現財政收入10億元,增長17.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3.1億元,增長49%,縣域經濟綜合實力明顯增強
新譯通翻譯公司提供海安縣翻譯服務,為體現高度音意統一,同時也體現了公司“誠信待客、以誠立業、共榮發達”的宗旨。公司于2000年7月正式營業,業務以翻譯(口筆譯)為主、以商務中介、軟件開發、技術咨詢服務、網站設計等為輔。公司是海安縣知名和有技術實力、也是目前上海市最大最專業的科技型翻譯公司。看看同行的網站,再看看我們的動態公司業績,眾多和不斷擴大的新老客戶群就知道我們專業不專業。公司目前業務涉及長三角地區等省內較發達的市并輻射到珠三角地區、上海、浙江溫州、福建、廣東及少量海外業務,在建筑、機械、化工,金融,汽車,地質等專業翻譯領域具有領先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