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縣又稱道州,位于湖南南部,毗鄰兩廣。全縣轄9個鎮、14個鄉、3個國有農場,總面積2442平方公里,總人口66萬人。2003年,預計全縣國內生產總值36.61億元,財政收入10600萬元,各項社會事業獲得全面發展。未來五年,道縣縣委、縣政府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按照縣第九次黨代會提出的總體思路和發展戰略,以加快發展為第一要務,以夯實基礎、增強經濟發展后勁為根本出發點,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目標,以調整經濟結構為重點,突出招商引資,大力推進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和城鎮化,全面提升經濟運行質量,正確處理改革、發展與穩定的關系,推動全縣經濟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道州素有“襟帶兩廣,屏蔽三湘”之稱,歷來為湘南桂北物質集散地和兵家必爭之地。東距郴州170公里,與京廣線,京珠高速公路相接;西距桂林180公里,與湘桂線,衡昆高速公路相接;北上長沙、武漢,南下深圳、珠海,西出南寧、海口,均可朝發夕至。207國道貫穿南北,1863、1806省道橫貫東西,瀟水河入湘江過洞庭可直達上海。縣城北郊還有一個56萬平方米的機場,是湘南及兩廣北部地區十余縣市,飛機播種、殺蟲、物探、航測的作業基地。洛湛鐵路預計今年道縣段全面開工,福貴線也將爭取從道縣經過,屆時道縣將成為南方新崛起的重要交通樞紐。 道縣的山水和人文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山川秀麗奇絕,國家級風景區千家垌早已蜚聲中外,風景區湘源溫泉度假村、濂溪故里、月巖、兩河口水上樂園,或為山奇,或為水秀,可謂各擅勝場。令游客流連忘返。
道縣土地寬廣肥沃,氣候溫暖濕潤,年均氣溫18.6度,年降水量1503毫米,年日照時數1599.6小時,無霜期309天,被專家譽為“天然溫室”。現已探明的主要礦藏達30多種,其中有較大開發價值的有20多種40多個礦點。鎢、錫、鋰、銣儲量頗豐。道縣是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重點縣,省杉木速生豐產林基地、油茶基地、商品糧基地、湖南省蔬菜第一縣、全國糖料基地、厚樸基地和秸稈養牛基地。
道縣傳統名優特產有道州灰鵝、道州紅瓜子、道州腌菜等。它們有的曾被列為貢品,有的多次在國內外博覽會上獲獎。道縣物華天寶、人杰地靈。道縣人民立足深厚的傳統文明與文化,并正以自己的智慧與勤奮創造嶄新的歷史。
秦嬴政二十六年(前221),設營浦縣,隸長沙郡,是為道縣建置之始。漢元鼎六年(前111)隸零陵郡。三國吳寶鼎元年(266)分零陵郡置營陽郡,營浦為郡治。梁天監十四年(515),改營陽郡為永陽郡,營浦郡為郡治。隋開皇九年(589),改零陵郡為永州,廢永陽郡,并營浦、謝沐二縣為永陽縣,隸永州。大業三年(607),復改永州為零陵郡,永陽隸之。唐武德四年(621),以零陵郡之營道、永陽二縣置營州,改永陽縣為營道縣(原營道縣改唐興縣)。次年,改州為南營州。貞觀八年(633),改名道州。貞觀十七年,廢道州,營道改屬永州。上元二年(675),復置道州,統五縣,營道屬之。天寶元年(742),改州為道州江華郡,改縣為宏道。乾元元年(758),廢郡名,復稱道州。五代十國時期,道州仍轄五縣,宏道為州治。宋建隆三年(962),改宏道縣為營道縣。兩宋時期,道州轄四縣:營道、江華、永明、寧遠。元至元十三年(1276),道州置安撫司,次年改為道州路,置總管府。營道縣屬湖廣行省湖南道州路。明洪武元年(1368),改道州路為道州府,營道為府治。九年,復改為道州,以州治營道縣省入,轄寧遠、江華、永明三縣。崇禎十二年(1639),析寧遠縣新田堡置新田縣,并隸道州。清康熙三年(1664),道州降為縣級散州。民國2年(1913),改道州為道縣。
1949年11月15日,道縣和平解放,屬湖南省永州專區。2000年,屬永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