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市始建于南朝梁武帝普通三年(522年),素有藥山、安樂、喬江之稱,有1500多年輝煌歷史。早在5000多年前,現境內漉湖等地已形成原始村落,到青銅器時代,蓮子塘一帶聚居村落已相當密集。春秋戰國時期,沅江成為了湘楚文化的重要發源地。新中國成立以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縣域經濟迅猛發展,綜合勢力顯著增強,1988年撤縣建市。

  “洞庭天下水”,沅江市地處八百里洞庭腹地,位于湖南省北部,益陽市東北部,以沅水歸宿之地而得名。東北與岳陽縣交界,東南與汩羅市、湘陰縣為鄰,西南與益陽市接壤,西與漢壽縣相望,北與南縣、大通湖區毗連。東西長約67.67公里,南北寬約53.45公里。地理坐標為東經112°14ˊ37"至112°56ˊ20",北緯28°42ˊ26"至29°11ˊ17"。全市總面積為2019.7平方公里,約占湖南省總面積的1.07%。地域接納湘、資、沅、澧四水,吞吐長江,河湖相通,連接成網,呈“三分垸田三分洲,三分水面一分丘”的地理格局。世界著名的南洞庭濕地保護區,深藏在沅江這個水鄉澤國。

   沅江市地處中亞熱帶向北亞熱帶過渡的大陸季風濕潤氣候區內。良好的氣候條件與土屬使沅江市土地資源豐富。占全市近20%的水稻土、紅壤、潮土、紫色土等土種適宜水稻、苧麻、柑桔、蘆葦、豆類、林木的生長。 沅江市是全國農產品商品基地,主要產品有糧、棉、豬、魚、桔、葦、麻等。素有“魚米之鄉”、“苧麻之鄉”、“蘆葦之鄉”的美譽。苧麻年產5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四分之一。蘆葦年產30萬噸左右,居全國之冠。鮮魚、柑桔、鴨蛋產量在全省居領先地位。速生楊作為后起之秀,其蓄積量達百萬立方米。沅江森林覆蓋率已達17.8%。

  沅江市地處“八百里洞庭”之腹地,山襟七澤,水接三湘,擁有璀燦豐蘊的人文古跡和麗質天生的山水美景,大小景點有120多處,素有“水鄉桔城”和“東方威尼斯”之稱。境內的南洞庭湖是國際公認的重要濕地,集湖光水色、島嶼汀洲、文物古跡、珍稀物種和動人傳說于一體,蘊含著洞庭湖縱橫八百里、上下數千年的時空演變脈絡和深刻漁耕文化淵源,集太湖之靈秀、洪澤湖之深沉、巢湖之寧靜、鄱陽湖之曠大于一身,被旅游名家譽為“我國湖光勝景第一處”。歷史上有許多名人到過沅江,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畫出了一幅幅沅江湖光山色的美麗圖畫。近年來沅江市實施的“旅游帶動戰略”,進一步推動了旅游資源的開發,其旅游勝地漸顯生機。 沅江地處華中經濟圈內,自古以來是湘北地區戰略要地,為湖南省重要的水上交通樞紐。水路連湘、資、沅、澧四水,通江達海,是洞庭湖區重要的農產品和工業原料集散中心;陸路南接長石鐵路、洛湛鐵路和長常高速公路,與長沙、益陽相通,北連白沙大橋和南茅大橋,與岳陽相接。省道S204線縱貫全境,隨著白沙大橋、南茅大橋、益沅一級公路、白沙港口的相繼建成,將使沅江交通更加便捷,區位優勢更加明顯。

    沅江市區素有“水鄉桔城”之稱。本著“建山水城市,留自然風光;搞滾動開發,做旅游文章”的建設規劃,近幾年來,在城西的青山綠水之中,新開發了桔城新區,一個獨具特色的“城中有湖、湖中建城”的水鄉桔城正在崛起。水是新城區的一大特色,這里五湖連通,河汊縱橫,被湖水和港灣環抱的各個丘崗半島上,桔林四季枝葉蔥蘢,綠水青山交相輝映,城鄉山水融為一體,這里的確是一塊旅游、居家、經商、辦廠的熱土。為促進桔城新區的開發,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四大家機關及相關機構,已于2003年國慶節整體搬遷至新城區。為吸引外來投資和保護投資者的利益,新區已有水上樂園、度假村、別墅村、高科技工業園、農業科技園、港口、市政設施等項目對外開放,市人民政府并在這里成立了政務中心,對來新城區投資建設落戶者,實行“一站式審批”、“一條龍服務”,以最優惠的政策,恭候各方客商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