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鄉市簡介
湘鄉隸屬于湖南湘潭市。位于湖南省中部的漣水之濱。介于東經111°59′4″—112°38′5″,北緯27°29′2″—28°31′45″之間。東臨韶山市和湘潭縣,南接雙峰縣,西界婁底市,北靠寧鄉縣。東西最大橫距65.4公里,南北最大縱距64.8公里,縣界周長417公里,總面積2012平方公里。現全市設5鄉13鎮4個城區辦事處,下轄712個村民委員會,38個居民委員會。總人口88.55萬。民族構成大部分是漢族,還有苗、土等十余個少數民族。
湘鄉地屬華南湘贛丘陵區,處于湘中丘崗向湘江河谷平原的過渡帶,為雪峰山東北余脈和越城嶺北端余脈所夾峙。
在習慣上,湘鄉有“新湘鄉”和“老湘鄉”的區別。將現在的湘鄉稱作新湘鄉,將1952年拆縣前的湘鄉,稱作“老湘鄉”。西漢哀帝建平四年(公元前3年)皇帝劉欣將漣水流域賜給長沙王子劉昌,封他作湘鄉侯,這是湘鄉建置之始。東漢建武初年,原湘鄉侯領地置湘鄉縣,原荊州零陵郡,縣治就在今市城。三國吳時屬衡陽郡,并為衡陽郡治所在。南朝宋永初三年(公元442年)并連道入湘鄉縣,縣域擴大,仍屬衡陽郡。隋朝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撤衡陽郡,將湘鄉、湘西、衡山三縣合并為衡山縣,屬潭州總管府。大業三年(公元607年),改潭州總管府為長沙郡。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析衡山縣復置湘鄉縣。元朝元貞元年(公元1295年),升為湘鄉州。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湘鄉州降為湘鄉縣。清代,湘鄉縣屬長沙府。1914年改府州建制為道,湘鄉縣屬湘江道。1922年,廢道制,湘鄉縣直屬省轄。1937年屬湖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設邵陽),1940年4月改屬湖南省第五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設益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湘鄉縣屬益陽專區。1952年,湘鄉縣劃出現在的雙峰縣全境及漣源一部分,余下仍稱湘鄉。次年11月,湘鄉改屬邵陽專區。1965年7月,改屬湘潭專區。1983年2月,湘潭撤地建市,湘鄉改由湘潭市管轄。1987年3月6日,湘鄉縣正式改為湘鄉市。
湘鄉衣冠薈萃,文物眾多。云門寺千手觀音佛像、黃公略故居等早已裴聲海內,引來無數貴客佳朋。東臺山森林公園、碧州公園、褒忠山、狀元坪、石魚山、水府龍宮等新湘鄉八景也都如初拭明珠,顆顆光彩照人。
湘鄉人杰地靈,文風悠遠,自古人才輩出。如蜀漢名臣蔣琬恭讓懷仁,治理國政經年;南宋
狀元、神童王容、賀德英等文風燦然,俱為一時之先;元朝才子馮子振,詩賦曲文事事精通,多有傳世名篇;燒車御史謝振定、直言主事謝寶璆爺孫二人風骨錚錚,各盡人事。及至近現代,湘鄉更見崢嶸,文武全濟,諸多志士仁人,躍然于歷史浪潮之間。
進入新世紀后,湘鄉制定了城市發展總體規劃方案。該方案的指導思想是:按照高超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的原則,以加快城鎮化建設為龍頭,現有工業為基礎,高新科技產業為依托,文化旅游為導向,專業市場為載體,把湘鄉建設成為城鎮協調發展,布局合理,工業興旺,市場繁榮,文化旅游發達,環境優美,現代化程度高的長株潭次中心城市。到2010年城市建成區面積達30萬平方公里,城市人口達30萬,鎮區人口達15萬。開發城市四區,南部:把東山建成全市政治、文化、生活中心區;東部:東郊皮革工業區;北部:紅侖高新技術區;中部:完善工貿新區。健全城市交通網絡,拉通東臺路、起鳳路、濱河南路、濱河北路、車站路、紅侖路、高速公路連接線、望春路等八路,架通湘鄉大橋、公園橋、望新橋、楊金橋,建好汽車北站、西站、南站。建設特色街道,南正街的商業步行街,壕塘的小吃一條街。建設好九個專業市場,建材、農貿、煙酒、交電、副食、汽配、服飾、電腦、皮革市場。
加強環境保護,建成一個日處理5萬噸的污水處理廠和能夠容納500萬噸垃圾的垃圾消納場;配套建設好一批教育、衛生、文化體育、供水、通訊等社區基礎設施;維護、恢復好云門寺、褚公祠、洗筆池、伏虎井等文化古跡;建好三個廣場,一個中心,即云門寺廣場、東山名人廣場和水府旅游廣場,建設一個文化旅游中心。從而建設出一個經濟繁榮、環境優美、富有歷史人文精神的青山綠水之城。
新譯通翻譯公司提供湘鄉市翻譯服務,為體現高度音意統一,同時也體現了公司“誠信待客、以誠立業、共榮發達”的宗旨。公司于2000年7月正式營業,業務以翻譯(口筆譯)為主、以商務中介、軟件開發、技術咨詢服務、網站設計等為輔。公司是湘鄉市知名和有技術實力、也是目前上海市最大最專業的科技型翻譯公司。看看同行的網站,再看看我們的動態公司業績,眾多和不斷擴大的新老客戶群就知道我們專業不專業。公司目前業務涉及長三角地區等省內較發達的市并輻射到珠三角地區、上海、浙江溫州、福建、廣東及少量海外業務,在建筑、機械、化工,金融,汽車,地質等專業翻譯領域具有領先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