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銅陵市簡介
銅陵市位于安徽省南部、長江下游南岸,在東經117°42′00″- 118°10′6″、北緯30°45′12″-31°07′56″之間。東距蕪湖市80公里左右,東南與繁昌縣接壤,西距安慶市90公里左右,南與青陽縣、南陵縣交界,西南與池州貴池區毗鄰,西北一江之隔是無為縣、樅陽縣,距省會合肥市120公里,徐(州)黃(山)公路線在銅陵長江大橋過江。
春秋戰國時期,銅陵地區先后屬吳國、越國、楚國,秦統一中國后,銅陵屬彰郡。西漢時彰郡改為丹陽郡。銅陵地區先后屬丹陽郡春谷縣、陵陽縣。東漢時期,設置銅官鎮(在今銅陵縣城)。三國時期,銅陵地區先后屬吳國丹陽郡春谷縣、臨城縣。西晉時期,銅陵地區屬宣城郡春谷、臨城二縣。
東晉義熙年間(405——418),由于北方戰亂,大批山西流民進入此地,在此僑置了定陵縣,縣治設在今順安鎮。定陵縣的設置,使今銅陵地區的區域大體確定下來。南朝宋、齊時期,定陵縣屬淮南郡;梁、陳時期,屬南陵郡。隋統一后,將定陵縣并入南陵縣,屬宣城郡。唐朝前期,銅陵屬宣城郡南陵縣;唐朝后期,從南陵劃出工山、安定、鳳臺、歸化、豐資五鄉,設置義安縣,縣治在今順安鎮,屬宣州。五代時期,仍為宣州義安縣。
南唐保大九年(951),改義安縣為銅陵縣,屬昇州。銅陵縣設置后,即將縣治由順安鎮移至銅官鎮(今銅陵縣城關鎮),當時稱江滸。北宋開寶七年(974),曹彬伐南唐,閏十月克銅陵縣,初屬江南道(路),后改屬江東路池州。元朝,銅陵屬江浙行省池州路(后改為池州府)。明朝,銅陵縣屬池州府,直隸于南京。清初,銅陵縣屬江南左布政使司池州府;后江南左布政使司改為江南省。康熙元年(1662),江南省分為江蘇、安徽兩省,銅陵縣屬安徽省池州府,后設徽寧池太廣道,池州府為其所屬。
民國元年(1912年)元月廢府,銅陵縣直屬安徽省。1914年6月至1928年8月屬安徽省蕪湖道。1932年10月后屬第二專區。1938年8月6日改屬第八專署至解放前夕。
2、銅陵市
銅陵地阜物華,自然資源豐富,尤以礦產資源儲量豐、礦種全而聞名。已探明的礦種主要有銅、硫、鐵、金、銀、煤、石灰石等,其中銅、金、銀、硫鐵礦和石灰石儲量均在全省名列前茅。大理石、灰硅巖、膨潤土、
鉛鋅礦、珍珠巖、鉀長石、石英石等,也有一定儲量。
水產資源:據初步調查,銅陵水域的魚類有8目15科44種。其中商品魚類有青魚、草魚、黃鰱魚、白鰱魚、鯉魚、鳊魚、團頭魴、黃鱔、泥鰍等。珍貴魚類有鱭刀魚、銀魚、鮞骨魚、鱘魚、鱖魚、鰣魚、鰻魚等。鱉、龜、蚌、螺、蝦、螃蟹等品種資源也很豐富。稀有水生動物有白鰭豚、江豚、揚子鱷等。
銅陵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是農作物生長的有利條件。農業生產以糧食和經濟作物為主。糧食作物有水稻、小麥等;經濟作物主要有棉花、大豆、油菜、花生、芝麻、茶葉、苧麻、油桐、大蒜、生姜等。
在植物資源中,查出確定學名的88科600余種,其中,觀賞植物、園院及行道綠化喬木類36種,灌木33種,綠化觀賞竹類17種,蕨類60余種,草木類34種,水生類10種。藥類約1400余種。藥類植物中以鳳凰山丹皮最為著名。銅陵泡桐資源豐富,素有桐鄉之稱。
銅陵環山、抱水,風光秀美,氣候宜人,物產豐富,以其文化深厚,物華天寶入選“cctv2004”全國20家魅力提名城市。并先后榮獲“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市”和“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城市”榮譽稱號。
新譯通翻譯公司提供銅陵翻譯服務,為體現高度音意統一,同時也體現了公司“誠信待客、以誠立業、共榮發達”的宗旨。公司于2000年7月正式營業,業務以翻譯(口筆譯)為主、以商務中介、軟件開發、技術咨詢服務、網站設計等為輔。公司是銅陵知名和有技術實力、也是目前上海市最大最專業的科技型翻譯公司。看看同行的網站,再看看我們的動態公司業績,眾多和不斷擴大的新老客戶群就知道我們專業不專業。公司目前業務涉及長三角地區等省內較發達的市并輻射到珠三角地區、上海、浙江溫州、福建、廣東及少量海外業務,在建筑、機械、化工,金融,汽車,地質等專業翻譯領域具有領先優勢......
|